邮政快递业是此次中少数一直坚持开工的行业,为统筹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介绍了邮政快递业服务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
民营快递企业期发挥重要作用自2月7日有序启动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产以来,国家邮政局为了实现3月中旬除湖北地区外,行业产能基本恢复正常的目标。目前全行业复工人数近300万人,复工率达到92.5%,日处理邮件快件稳定在1.6亿件以上,复产率超80%。其中,截至3月8日全行业承运寄递防控物资1.73亿件,累计8.24万吨,发运车辆2.4万辆,货运班次350架次。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表示,目前电商平台上游制造业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进程较慢,电商不能及时发货。此外,小微企业末端网点运行不够稳定,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事快递11年的中通快递北京厂洼路网点快递员李杰作为嘉宾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他表示,在寄递快件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有些小区不让进入,导致快件量从去年每天300单减少到现在每天100单。李杰呼吁在确保快递员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让快递员进入社区,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各级快递协会、各快递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中国邮政开辟防疫物资义务运送绿色通道,对送往湖北的物资优先处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部总经理王志奇说,“目前,援助湖北的抗疫物资免费寄递,慈善汇款的手续费免费,个人在窗口寄递捐赠的物品免费寄达。邮储银行还向抗疫的企业提供授信961亿元,放款270亿元”。
同时,民营快递企业在防控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顺丰集团捐赠了2000万元,用于采购抗疫物资,支持湖北抗击。中通快递设立1亿元防控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一线员工复工后的风险保障。京东物流创新多项业务,将配送机器人正式投入抗疫一线,承建了湖北省当地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等。
2022年预计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将达到约13.8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7%。快速增长的市场意味着旺盛的物流需求,面对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趋势和政策的日趋规范化,国际快递巨头纷纷调整战术,加快进军中国市场。3月,国家邮政局联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寄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提到支持该领域寄递服务企业主体多元化,支持外资企业依法进入该市场。
继去年11月在北京口岸和广州口岸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物品推出进口清关解决方案后,近日联邦快递宣布,在华南地区正式推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旨在发挥自身在清关方面优势,抢夺跨境电商物流市场的份额。
受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寄往中国的包裹,时效难以保障,对跨境购物带来一定影响。国家邮政局已经会同外交、民航等部门积极协调相关的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和万国邮联、亚太邮联等国际组织,主动发声,增强互信;并采取中转航站、增开货运包机等措施转运邮件快件,最大限度地维持国际寄递网络的畅通。目前,已有部分国家撤销对我国邮件快件的限制,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与有关部门和国家、地区进一步沟通,全力推动跨境寄递业务的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