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采汇

扫一扫关注

粮食价格受冲击不大 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2020-11-03 3980
导读

  受新冠肺炎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持续向好,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基

  受新冠肺炎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持续向好,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基本恢复,农业经济经受住了的冲击。

  粮食价格受冲击不大

  自3月以来,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导致多国生产和物流受阻,部分国家为保障国内需求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涨。我国稻谷、小麦进口依存度低,国际价格上涨影响不大,粮价受冲击不大,不必担忧其对CPI的扰动。

  我国稻谷、小麦自给自足,进口依赖度低。2019年,我国稻谷、小麦的自给率(产量/国内消费量)高达98.5%和118.2%,实现自给自足;而两者的进口依赖度(进口量/国内消费量)仅为1.6%和3.3%。这意味着,稻谷和小麦的国际和国内市场联动性不强,外盘价格涨跌对国内的实际影响很小。

  同时,稻谷、小麦的库存非常充裕。2019年,稻谷和小麦的库存消费比(年末库存量/国内消费量)分别达到85.1%和91.1%,足够支撑10~11个月的国内消费。短期即使不进口也不会导致相关品种出现供给短缺。

  冲击之下,稻谷和小麦的国际价格显著上涨,但由于我国对其进口依存度非常低、且库存充足,外盘价格走高对国内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更多可能在于情绪层面。从国内价格来看,自3月以来,粳稻和强麦期货冲高回落,前者略有上涨而后者变化不大,与外盘走势形成鲜明对比,也验证了国内外市场的联动性较弱。

  我国稻谷、小麦的进口依存度低,国际价格上涨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对于风险敞口更大的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和玉米(库存逐年下降),外盘价格因供需宽松而显著走弱。此外,中国或也在考虑增加农产品进口、充实国家储备,防范潜在的价格波动。因此,当前新冠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类的冲击不大,无需过于担忧粮价对CPI的扰动。

粮食价格受冲击不大

  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受新冠肺炎影响,2020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86.2亿元,同比下降3.2%。夏粮长势总体向好,从播种面积来看,今年早稻播种面积明显扩大,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这主要与全国优化种植结构,加大水稻生产扶持力度,以及各地积极落实各项奖补措施,鼓励支持早稻生产有关。从主要夏收粮食作物冬小麦的长势来看,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冬小麦主产区气候条件整体有利,苗情较好,冬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为夏粮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进口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表示,近几年,我国通过粮食生产、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双边或区域合作,国内外粮食市场联动性得到增强,并且有诸如中粮国际、益海嘉里等一批粮食企业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这在一定程度有助于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不过,与现代粮食产业发展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产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明显落后,粮食产业竞争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提升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转变,是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

  为此,程永波建议,要坚持创新驱动,在粮油加工领域培育粮食产业主力军。针对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粮食企业为主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集团;突破地理范围限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形成虚拟粮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议实施“百强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培育100家粮油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我国粮食产业的主力军。

  同时,他建议,要培育跨国粮商,提升国际粮食物流的全球竞争力。建议遴选2至3家兼具海外粮食基地、海外港口资源和国际航运能力的大型民营粮食企业,通过财政支持、信贷支持、配额支持、外汇支持,将它们培育成为有能力的跨国大粮商,使之成为我国应对国际粮食风险、确保我国国际粮食供给稳定的主力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qicaihui168.com/news/show-6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08-2020 北京兆亿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联系地址:北京市密云区兴盛南路8号院2号楼106室-981(商务区集中办公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2385号

京ICP备19029165号